痔瘡病因、預防與治療 痔瘡病因 A,靜脈曲張(15%): 痔是直腸肛管黏膜下靜脈曲張所致,便秘和排便時用力屏氣,常出現痔與血便,長期以來一直被公認為是形成痔的重要原因,因為干硬的糞便和用力屏氣可引起痔靜脈回流受阻而發生擴張。 B,肛墊壓力增高(15%): 肛管血管墊是位于肛管和直腸的一種組織墊,簡稱“肛墊”,系出生后就存在的解剖現象,肛墊由3部分組成: ①靜脈,或稱靜脈竇; ②結締組織; ③Treitz肌,該肌是指介于肛門襯墊和肛管內括約肌之間的平滑肌,它具有固定肛墊的作用,正常情況下,肛墊疏松地附著在肌肉壁上,排便后借其自身的纖維收縮作用,縮回肛管。 肛墊壓力測定顯示內痔患者的基礎壓明顯高于對照組,其基礎壓增高與血管墊壓力增高有關,其中括約肌活動增加可引起肛管壓力增高和內痔的形成,Sun(1990)提出內痔患者肛管內阻力的增加和痔本身的充血有關,而不一定伴有肛管肌肉張力的增加,這一觀點證明采用注射,套扎,電凝或手術切除以縮小血管塊的治療方法的正確性,而內括約肌切開或強力擴肛以減弱括約肌張力的方法值得探討,因為肛墊內壓力升高時正是用力作排便動作,其時括約肌呈放松而不是收縮狀態。 C,肛墊下移(15%): 痔是由于肛管支持組織變性引起部分黏膜及黏膜下組織下移的結果,平滑肌以及膠原纖維和彈性結締組織組成,它能使肛管黏膜適應腸腔大小的變化,并對協助關閉肛門和維持肛門的自制起著重要作用,結締組織退行性改變,排便時用力過度均可使肛墊下移并引起痔的癥狀,肛墊一旦下垂必然導致痔靜脈回流阻礙,痔塊充血水腫,肛墊充血的程度除受肛管壓力如便秘,妊娠等因素的影響外,還與激素,生化因素及情緒有關。 D,血管增生(10%): 管黏膜下組織很厚,系由大量血管,平滑肌,彈力纖維和結締組織組成,它像一個環狀氣墊一樣,在括約肌收縮時協助關閉肛門,當其中的血管增生擴張而致異常肥大時,即可形成痔,但從組織形態學來看,血管增生學說尚缺乏足夠的證據。 F,肛門狹窄(10%): 括約肌不能充分松弛,通過增加腹壓促使排便,這樣可使痔靜脈充血進而發生內痔,并增加對肛墊的剪切力使其下移,采用擴肛療法的理論基礎就是肛門狹窄學說,盡管在臨床上取得一定的療效,但本學說并不能解釋痔發生的所有問題。 E,血管病變(10%): 已知靜脈擴張和靜脈血回流受阻是形成痔的原因,因此各種使靜脈內壓增高的因素如腹內壓增高,直立位或血管壁受損傷的因素均與痔的發生有一定關系。 以上均不能完全解釋痔的發生,因此痔的發生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,也可能是痔在發生學上存在多源性。 發病機制 1.病理 痔是突向直腸下端及肛管表面的有黏膜覆蓋的曲張靜脈團塊,突出部分又稱痔塊,其表面呈暗紅或紫紅色,由海綿狀組織與肛管括約肌緊密相連,其內部為彎曲的小動脈和曲張壁薄的靜脈叢,擴張的靜脈內常有血栓形成,有時可發現動靜脈瘺,局部見急慢性炎癥,內痔表面為柱狀上皮,外痔表面為鱗狀上皮。 2.分類 通常以齒狀線為界,將痔分為3類。 (1)內痔:位于齒狀線上方,表面為黏膜覆蓋,由痔內靜脈叢擴張而成,常見于直腸下端的左側,右前和右后3處,初起內痔突向腸腔,日久可逐漸突出肛門外,表現為便血和脫垂,根據內痔的臨床表現,又可將其分為非脫性內痔,內痔外脫和嵌頓痔,如內痔呈環狀脫出也稱為環痔。 (2)外痔:位于齒狀線下方,表面由皮膚覆蓋,由痔外靜脈叢形成,又可分血栓性外痔,結締組織外痔(皮垂),靜脈曲張性外痔和炎性外痔。 (3)混合痔:在齒狀線附近,為皮膚黏膜交界組織覆蓋,由痔內靜脈和痔外靜脈叢之間彼此吻合相通的靜脈相成,有內痔和外痔2種特性。
痔瘡的預防 1.合理的飲食 保持生活規律,調理好飲食是預防痔的重要措施,在日常飲食中應保持一定數量的“食物纖維”食品和節制刺激性強的食品,食物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,半纖維素,果膠和木質素等,這些物質在通過腸道時,不受消化作用的影響,在吸收大量水分后,容易很快排出成形大便,這就縮短了大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,因而發揮了保護腸道功能的作用,目前市售的燕麥片及“黑面包”,每次飯前服用10~15g,對預防痔及腸癌是有作用的,蔬菜,水果和豆類,也含有一定量的纖維,但一部分可在腸道被消化和吸收,不能發揮食物纖維那樣顯著的保護作用,因此不能代替食物纖維,適當節制辛辣刺激食物或調味品,如酒,辣椒,芥茉,咖哩等,因大量攝入這些食物后能抑制腸蠕動,導致大便干燥,并且直接刺激腸管,使之處于收縮狀態,常能誘發痔脫出,栓塞和嵌塞,酒和含酒飲料能迅速直接地影響肛管括約肌的張力和血運,也是誘發痔脫垂,栓塞和嵌頓的常見原因,在飲食中應適當節制,特別是有痔脫垂者更應注意。 2.良好排便習慣的建立 這是預防痔的發生和發展的主要措施,最好在每天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,利用“起立反射”及“胃結腸反射”引起排便,則排便容易,此外,排便時不要看書,久蹲,同時要盡力縮短排便時間,特別是時間不能過長。 3.提肛運動 痔實質是痔靜脈瘀結的結果,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,對于預防和治療本病大有益,每天有意識收提肛門1~2次每次約5min,有利于預防痔的發生。 4.適當的體育鍛煉 注意加強身體鍛煉,特別是從事久坐,久立工作者應較多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,如工間操,太極拳和氣功等,這可抵消體位的不利因素,對預防痔的發生和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。 5.注意肛門部清潔 每次大便后最好用溫水清洗,切勿用硬紙擦拭,防止外傷,養成每次便后清洗的習慣,對預防痔的發生及發展是有意義的。
痔瘡的治療 A,西醫治療 通常,除非痔瘡引起癥狀,否則不需要治療。服用軟便劑或洋車前可減輕便秘和便秘伴有的排便費勁。通過注射一種能產生瘢痕組織而阻塞靜脈的藥物可治療痔出血,這種治療方法叫做注射硬化治療。 大的內痔和那些對注射硬化治療無效的痔瘡可采用橡皮筋結扎治療,使痔無痛地縮小脫落??砷g隔2周或更長時間結扎一次。一般需要3~6次結扎可治愈。還可應用激光、紅外線(紅外線光凝術)或電流(電凝術)來破壞痔瘡以達到治療目的。若這些方法都失敗,則可行外科手術切除。 如果痔瘡發生血凝塊而引起疼痛,可用坐浴、局麻軟膏或局部壓迫治療。經這些方法短時間治療后,疼痛和腫脹會逐漸減輕,但血凝塊需要4~6周才會消失。如需迅速緩解疼痛亦可切開靜脈取出血凝塊。
B,中醫治療 熊膽粉治痔瘡 有奇效 “十人九痔”,多因濕熱郁結。 熊膽粉化水涂之,具神效(可治內外痔瘡),5-7天見效。
《本草綱目》:十年痔瘡,涂之神效,一切方不及也。 《千金方》:五痔十年者,涂熊膽,取瘥止(釋文:治愈)。一切方皆不及此神良。 《普濟方》:用熊膽涂于痔瘡上,日三五度神效(釋文:三五天見效)。 《本草新編》:十年痔瘡,用熊膽涂之,大效(釋文:效果極佳)。痔瘡赤腫,水化點之即消。 《醫學入門》:治五、十年久痔,及一切痔漏脫肛止痛,絕勝他藥。 《本草求真》:熊膽(專入心肝。兼入脾大腸)。味苦性寒無毒。功專涼心平肝。惟其涼心。所以能治心痛疰忤熱邪等癥。惟其平肝。所以能治目赤翳障、惡瘡痔漏等癥。 痔已成為男性最普遍的疾病,希望大家引起重視,注意日常行為習慣,勿讓“痔瘡”找上來! |